濰坊在線消息,西藏南木林縣十余名校長來濰坊“取真經(jīng)”,11月28日,15名南木林縣的校長和教研員在濰坊援藏干部南木林縣常務(wù)副縣長吳興安和南木林縣教育局局長吳愛友帶隊下抵達濰坊。濰坊高新區(qū)實驗學校、北海學校、東明學校、高新雙語學校、高新國際學校……雖然坐了兩天兩夜的火車,求知若渴的一行人卻不舍得休息,僅前三天便參觀學習了高新區(qū)的5所學校,參加聽課評課及教育教學改革經(jīng)驗專題報告近20場。
“后來又到濰坊一中、濰坊外國語學校參觀學習,坊子、
臨朐、
諸城、
壽光的一些農(nóng)村學校我們也去了。”吳愛友介紹說,這次來濰坊的15人中有12名校長,此次主要來學習濰坊學校的管理模式,由于大部分校長都來自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因此還參觀了濰坊的農(nóng)村小學。吳愛友說,西藏今年9月份才剛剛通過國家兩基驗收(普及九年義務(wù)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濰坊的教育走在全國前列,又是對口援建南木林縣,我們有必要讓南木林縣的校長來看看濰坊先進的教育管理模式和教學理念,讓南木林縣的教育少走彎路,甚至不走彎路。”
9日上午在濰坊外國語學校參觀時,南木林縣茶爾完全小學校長次旦一路都拿著攝像機進行拍攝。他告訴記者,這個8G的DVD攝像機,馬上就要存滿了。此次濰坊之行也讓次旦感受頗深,“我們那里主要是以教學為主,而這邊教學的同時,還注重育人。我們的教學以理論為主,照本宣讀是抽象形式的教學,這邊則是實踐教學。”
新學制將學校分為“小學堂”、“中學堂”、“高等學堂”和“大學堂”等幾個等級,但“小學堂”和“中學堂”之間界定較模糊,直到宣統(tǒng)元年(1909年),地方科舉考試停止以后,才得以明朗,并逐步分化為初中和高中,學堂的行政負責人稱 "總理" 或 "監(jiān)督"。
以上信息由濰坊信息港提供,更多精彩信息請登陸
http://www.tianyinyk.com/ 濰坊在線查看,濰坊人就上濰坊在線-真實、溫暖、豐富的生活信息平臺